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3日刊登题为《中国两会:在年度会议召开之际,七个经济要点值得关注》的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在经历了过去三年疫情的冲击之后,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在重回正轨。要实现今年的目标,中国面临着不少内外压力,这让今年的两会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经济方面值得关注的七个要点:
1.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可以说是今年最受关注的。据政策研究机构特里维尤姆中国公司称,分析人士预期,在去年12月迅速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将超过5%,表明“领导层渴望经济蓬勃发展,但又不想把目标定得太高”。一个不那么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更有助于解决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2.新的经济监管者、新的改革议程
两会结束时将任命新一届政府官员,其中包括那些将负责国家经济发展的官员。中国还将推进大规模机构改革,这也可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改革的具体安排预计将在两会期间公布。
3.人口挑战
人口问题将是今年议案提案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去年出现60年来首次下降,这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预计会上将讨论如何提高出生率、应对老龄化现象和劳动力人口减少。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2日报道,中国经济快速反弹的迹象重新燃起了人们的希望,期待世界头号大宗商品进口国的需求带来辉煌的一年。在即将召开的年度会议上,北京选择如何支持经济复苏,将成为从铜到原油和大豆等各类市场关注的焦点。
报道称,在去年因新冠疫情防控导致消费急剧下降后,中国的重新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政策措施调整可能会提高一系列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
哪些市场将从政府重新关注经济增长的政策中获益更多?对于厘清这个问题来说,这种政策支持的侧重点至关重要。
报道称,人们恢复出行提振了对石油和燃料等大宗商品的信心,在疫情管控和交通限制调整后,这些商品成为提高流动性的关键。
报道称,中国把提振内需作为首要任务。这可能表明5日开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将减少强调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2月份,中国工厂活动出人意料地强劲复苏,这也可能打消人们对政府需要增加直接支出以保持经济正常发展的预判。
报道称,如果决策者选择支持消费,或许会通过扩大信贷的措施,那么原油、汽油和塑料等衍生产品的市场将从中获利。虽然在汽车和电器等消费品上的更多支出将增加金属的使用量,但这不太可能填补中国过去在机场、铁路和桥梁等方面的更大需求。
【两会新华社权威快报 | 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据美联社3月2日报道,中国为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制定的议程之一是:在疫情防控措施已经调整的情况下,通过鼓励消费者增加支出重振经济。
此次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的会议是中国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平台,公布政府计划。
报道称,中国领导层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消费者和企业家确信,继去年12月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之后,是时候消费和投资了。
报道称,中国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出口遭遇全球需求疲软、美国关税引发贸易争端,还有被西方以安全为由限制获取芯片。在国内,劳动力大军已经在减少,给仍然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带来压力。
报道还称,消费者主导的反弹可能比刺激开支或启动房地产投资热潮需要更长的时间。但中国领导层正努力避免可能推高债务的选择方案。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3月2日报道,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加上中国调整了疫情防控措施,各方都关心两会期间是否会推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报道引述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中国经济以反弹之势拉开了兔年的序幕,如此开局表现提高了今年全球经济实现更强劲增长的可能性,油价亦可能随之走高。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活动已连续第二个月大幅扩张,显示出中国可能比预期更早地摆脱先前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
3月3日,第七届阿里巴巴员工公益榜颁奖在阿里园区举行。
在杭州疫情期间,一支阿里巴巴员工志愿者队伍紧急支援,帮助杭州120中心度过了峰值时刻,组织者是花名培培的池培红。今晚,她和她的阿里急救幸福团一起走上了领奖台。和她一起登台领奖的共有十组公益之星,十个公益项目。另有2名阿里前员工,2名阿里生态伙伴同获公益之星奖项。
2023阿里巴巴公益榜年度公益之星获奖合影
阿里志愿者,用科技和热情创造更多美好
阿里巴巴公益榜至今已连续7年,是阿里内部的员工年度公益大奖。每年3月3日,作为最重磅的全员年度奖项,为过去一年中在公益行动上表现突出的员工和项目颁奖。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据美国亚洲协会网站报道,随着中国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观察人士和外部世界都在寻找有关中国政治和经济未来的线索。人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上。
报道说,两会是中国政治日程上的一件大事。这是了解中国今年和未来数年工作重点和计划的一个重要机会。
今年的两会尤为重要,因为它将见证中共二十大战略部署的制度化落实。
报道说,今年两会很可能将反映出对经济、安全、技术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重点政策关注。
经济分析人士一致认为,随着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型,增加国内消费对维持经济扩张至关重要。官员们希望通过促进消费增长和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来创造更多新的经济驱动力,从而培育更具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增长轨迹。
报道提及,中国极有可能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其提振国内消费的目标,包括注重增加收入、支持消费信贷、实施有针对性的现金转移项目和向小微企业提供补贴及税收减免。
,,新2手机网址(www.zq38.vip)实时更新发布最新最快的新2手机网址、新2手机网址线路、新2手机网址登录网址、新2手机网址管理端、新2手机网址手机版登录网址、新2手机皇冠登录网址。
另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网站报道,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在会议召开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将宣读政府工作报告,这既是对过去一年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新的一年目标的展望。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3月3日报道,中国每年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中国领导层通常会在两会期间确定经济增长目标,并宣布对全年政策的规划。
报道说,今年的两会标志着中国在经历了近三年的严格疫情防控后逐渐回归常态。在今年两会期间将完成五年一度的领导层换届,预计还将布局和推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戈尔·杰尼索夫认为,会议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不光是人事安排,还有新政治体系架构的确定。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说,机构改革将在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调下进行。
报道认为,在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努力促进消费和刺激生产活动的背景下,外界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预期变得更加乐观。
报道引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的话说:“我认为,北京很可能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或5.5%,实际增长或接近6%。”
报道称,许多专家预计,两会期间将通过并宣布提振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具体措施。另一个重点是扩大贸易和鼓励吸引外国投资。在海外市场不振直接影响出口和相关生产活动的背景下,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可能将提到支持出口部门和进一步鼓励外国投资的措施。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3日报道,中国全国政协本次会议新闻发布会3月3日下午举行,这是本次全国两会的首场发布会,也是两会时隔3年首次举行面对面的线下记者会。
报道称,新冠疫情暴发后,过去3年的两会记者会都改为视频连线方式举行,记者和发言人分别在两个分会场。
中国放宽防疫政策后,今年的两会发布会也恢复疫情前面对面提问的模式。当天下午3时许,上百名中外记者聚集在新闻发布厅,记者与发言人之间距离约两米。
香港中评社3月3日报道称,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登场,3日下午2点20分,境外媒体记者从亚洲大酒店集体乘车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这是疫情3年来首次恢复记者会的线下采访,令获得采访机会的记者备感兴奋。
报道指出,下午3点10分,记者们陆续抵达大会堂。对于这样难得的采访机会,记者们都倍加珍惜。对大家而言,最兴奋的莫过于可以面对面采访发言人。有记者表示,时隔3年,能够再次来到现场采访新闻发布会,心情非常激动。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据英国《卫报》网站3月1日报道,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将于周六开始,预计会议将涉及重要改革和人事任命等问题。
该活动之所以被称为两会,是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召开其年度会议。数千代表委员将前往北京,审议讨论立法、人事和预算等。
报道称,这是中国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后的首次全国两会。
报道还称,这也是了解中国未来一年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外界通常会在两会期间听到一些重要的政策声明。
据中国国家媒体报道,此前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高层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预计两会期间将宣布包括国务院等领导机构职位的人选。
此外,全会公报还提及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美国福德姆法学院专家卡尔·明兹纳说,公报没有提及改革方案的细节,不过2018年也曾进行过类似改革。
另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3月1日报道,中国的重要年度政治事件将于本周末在北京拉开帷幕,预计届时经济复苏将成为重要议题,还有可能对党和国家机构进行改革。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3日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自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印度、韩国的申请量也有所增加,亚洲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创新方面的存在感不断增强。
根据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国无需单独向每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其申请对所有条约成员国均有效。
2022年全球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加0.3%,达到创历史新高的27.81万件。其中亚洲国家表现优异:中国同比增长0.6%,达到7.15万件;印度同比增长25%,达到2618件;韩国同比增长6.2%,为2.20万件。
申请量仅次于中国的美国同比下降0.6%,为5.91万件,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同比增长0.1%,为5.03万件。亚洲国家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55%,相比2012年的40%有较大提升。WIPO总干事邓鸿森表示,尽管经济形势严峻、融资减少,企业还是坚持向创新投资。
按企业来看,亚洲高科技企业表现活跃:中国华为以7689件位居第一,排在第二的是韩国三星电子(4387件),日本的三菱电机以2320件排在第四。(编译/李子越)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英国技术纪事网3月2日报道,白宫禁止美国芯片补贴流入中国,韩国人为此感到恼火。
报道称,对韩国人来说,美国的一项禁止《芯片与科学法》相关补贴接受者10年内在中国扩大业务的要求是一个阻碍发展的卡点。
正如韩国媒体所报道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负责人对美国商务部概述的所谓“护栏条款”表示担忧。
据报道,《芯片与科学法》最初被支持者称为在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半导体短缺后,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能力和重新平衡全球供应链的一种方式。不过,加上“护栏条款”后,拜登政府显然计划利用该法案列出的资金,说服芯片制造商支持美国扼杀中国芯片产业的努力。
具体来说,这些规定要求资金接受者在今后10年内放弃与“一个受关注的外国实体”的投资和商业交易。藐视这些规定的芯片制造商将被要求归还补贴,而对台积电或三星这样的公司来说,根据它们计划在美国进行投资的规模,这些补贴可能会达到数十亿美元。
据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回应这些规则时表示,该部将与美国有关部门进行磋商,以确保韩国的利益在协议中得到体现。
参考消息网3月3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日报道,中国制造业强市苏州力图使其半导体产业产出增长20%。苏州正与其他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提高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自给自足水平。
报道称,截至2022年,苏州拥有300多家半导体供应链企业。苏州市政府预计2023年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高于去年的1000亿元。
此外,苏州市政府还计划启动两到三个新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10家创新领航企业,并于今年在当地半导体生态系统中增加三家上市企业。
报道称,苏州拥有完善的开发区、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邻近上海的地理位置,是中国最重要的外商投资地之一。该市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包括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和舰芯片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等。
报道称,苏州的最新举措反映了中国地方政府支持本国实现技术自主的广泛趋势。
江苏省政府今年1月公布了针对半导体产业的一揽子政策,其中包括未来三年每年至少提供5亿元的财政支持,这些补贴和现金奖励涵盖研究、设备采购、芯片设计、封装和生产等环节。
全球一些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最近也表明了它们对中国内地市场的承诺。
评论列表 (0条)